当前位置: 首页 >> 笔下生花 >> 正文
滑璀菁|我的六十年
日期:2016-09-23

我是一个闷热的夏天来到这里的。1956年的夏天,我记得那天太阳很毒,工人们早上载着我,临近中午才到了目的地,他们在狠辣的阳光下很迅速地将我安置好便离开了。那是我第一天远离故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对了,我是一棵树,梧桐是我的外号,三秋悬铃木是我的本名,据很多人说,我来自法国,其实,那是一个浪漫的误会。

空气热的发烫,我怏怏地缩起枝叶,用根须试探着并不熟悉的土壤。周围的施工场地吵吵嚷嚷,烈日下的我被晒的头昏脑涨。我是想念家乡的,那个树木丰荣的地方。

孤单的日子里,我盼望着出现些有趣的事情。直到有一天,我似乎听到了喧腾的声音慢慢靠近……欢庆的调子,喜悦的笑声,那是一群百姓簇拥着几十个人走过来了。他们风尘仆仆,迈着轻快的脚步,仿佛是踏在了多么光明的大道之上,而在我看来,那不过是一条光秃秃的刚刚铺好的路。百姓们是多么热情,他们不停地跟那几十个人讲述着这座古老皇城的历史,展望着这片土地崭新的未来。他们知道,正是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党心系这座历史悠久,满目疮痍的古都,于是希望这所刚刚建好的学校,能够带着这片土地上勤恳的人民,重现旧都昔日的荣光。被热情簇拥的人们,昂首阔步,那般的斗志昂扬,那般的腹有江山,仿佛在他们眼里,从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已经可以看到不多年以后建立起来的繁华都市,不数年以后从这片土地走出去,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去建设壮丽河山的青年。我被他们的音容笑貌所震撼,如此生动的场景即使被岁月蒙尘多年仍令我刻骨铭心。

我的生活自那天开始,便不同了。

眼前的风景日新月异起来,原来灰黄的色调变的丰富。我的身边有了越来越多的兄弟姐妹,我和他们从隔街相望再到枝叶相连,从借风遥望喊话到随风窃窃私语。原先光秃秃的路也美观了。路阶边粉饰的白色油漆如一段舒展的白色条带一路向南去,伸展到远处一间间耸立的房屋脚下。人也多了起来,有夹书疾行的教师,有背包追赶的学生……

 

岁月如歌亦如诗,浅唱低吟易流逝。弹指间40年时光已去,我已不是当初那般稚嫩的小秧子了,可以看得更高更远。向西北望去,那座与我年岁相仿的图书馆越显稳重,据说他可是位了不得的大人物。他很渊博,是腹有诗书的大学问家,从不停下学习的脚步他很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乐于接纳八方学子学子登门,而我从没见过他为此感到烦扰;他很知名,最近,他被授予了一个新的名字,一个承载了太多荣耀与景仰的名字,一个代表了无私奉献与爱国的名字,的确,在我看来,这世间能够承担起这个名字所带重量的,也只有他了,如此渊博如此包容的这座图书馆。为他题的字,当时的国家最高领导人,那个引领伟大祖国走向繁荣昌盛的时代的领导人---江总书记,为他大笔一挥,落成了掷地有声的六个大字:钱学森图书馆!每晚,我望着他伟岸的背影与夜色相融。

一年一年,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已经21世纪,我的际遇又有了不同。

那是一群特殊的孩子,我从未见过的,统一的制服笔挺,清瘦的侧脸倔强,他们列队整齐,站在我面前。

队列里走出一个清秀的孩子,瘦削的身材,笔直的脊梁,他走到队列前,敬礼。一瞬间,齐刷刷的所有右臂举起,那个孩子带领队员宣誓:

我志愿成为中国国防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于祖国,热爱军队,严守纪律,绝不违约,时刻准备投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右臂落下,他们一个个涨红了脸,紧攥着拳头。

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的第一名国防生,我愿肩担学校光荣之使命,精勤求学,以笔为戎,忠恕任事,永争上游,绝不负光辉母校之厚望!”

那个领头的孩子尾音带着哭腔,转身归队的瞬间,我看到他的眼眶已经湿润,但是他强抿住嘴唇走回了队列里。

从那天起,我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多了一抹风采。绿绸子般舒展,张扬,铺展在我面前。暗夜里哒哒作响的碎步里,我浅眠,晨晓中划破长空的号子,我睁眼。

2016年,是交大西迁60周年,也是我来到交大的第60个年头。早已将这里当做第二个故乡的我愿永远屹立在此,见证不朽!

上一条:刘逢源|印象·新疆
下一条:刘逢源|怎样才算爱上一所大学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崇实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