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崇实书院翰墨通逸课程的同学们与朋辈老师来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馆,穿越时空,领略汉字的魅力,了解千变万化的中国书法。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陕西历史最为悠久的博物馆,坐落于西安市三学街,是在西安孔庙旧址上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内收藏石刻文物4000多方,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


在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购买字帖、浏览图片等方式得观羲献父子手迹“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的风神,尽窥江左风流。然而在古时,前贤的手稿真迹,往往只流传于皇室及世家大族中,寻常布衣,只能望而兴叹。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聪慧的古人找到了应对之道,他们把前贤书迹刻在石碑之上,相继摹拓,以此来满足学习的需要。

千载时光匆匆而过,多少珍贵的原作同它们的主人一起,永远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而这些碑石,却永远的留存了下来。在本次考察中,同学们相继领略了由唐玄宗李隆基所书的《石台孝经》,怀仁集王羲之书《雁塔圣教序》,以及颜真卿书《多宝塔碑》,柳公权书《玄秘塔碑》的原石风貌。
在朋辈课程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更为直观地了解了唐代隶书及楷书在法度上的严谨,对“晋人尚韵,唐人尚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而讲解人员的解说,也使一块块冰冷的碑石仿佛有了生命和温度,变得鲜活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