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团建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院团建 >> 团工委 >> 正文
脚步2017|感叹先民智慧 领略佛教魅力
日期:2017-06-26

感叹先民智慧 领略佛教魅力

——崇实书院西汉小队暑期实践小组6月26日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6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暑期实践汉语言41班“西汉小队”实践小组正式开始了实践项目。在经过了25日的汇合和短暂休息后,26日上午,西汉小队所有成员搭上公交车,正式前往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旅游景区,开始了当天的旅程。

本次实践项目的主题是“探索古丝绸之路上佛教文化产业遗存与发展”,而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经历了400余年的不断营造,完美展现了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发展历程,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西汉小队紧紧抓住实践主题,考察第一站即选择了龙门石窟这样一个极具价值和特色的目标。

首先队员们在龙门景区入口处合影,随即一起进入西山景区。队员们在景区中最先注意到的是潜溪寺石窟。里面的造像形象威严而柔和,但几尊佛像的面部、手部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应该是灭佛运动时所为。这里虽然名为“寺”,然而这里并没有寺庙建筑,队员们感到疑惑。后经了解,原来每一个原来有建筑覆盖的石窟佛像都称为“寺”,而潜溪寺原来的建筑已经被毁,所以只留下了里面的阿弥陀佛和菩萨造像。随后队员们来到宾阳三洞。中洞的释迦牟尼造像完成于北魏,形象修长精瘦,很有北魏时期的特色,与初唐完成的南洞、北洞中的造像风格差异很大,可以从中了解到南北朝与唐朝时期的审美风格的巨大变化。北洞中的佛像摆出了“剪刀手”,形象生动活泼,而南洞的开凿历史又与唐朝宫廷夺嫡有关,其间对比不禁让队员们唏嘘。随后的万佛洞、莲花洞等都十分壮观,石壁上密布的无数小佛也精致无比,让队员们大饱眼福。而最令队员们感兴趣的,还是奉先寺主佛——卢舍那大佛。此佛建于武则天时期,高十七米,是龙门石窟的标志,也是伟大丝路文化和唐朝文化的象征。队员们站在大佛下,大佛眼睛微睁,笑容收敛而慈祥,形象雍容伟岸而又近人,两边的阿难、迦叶和菩萨像也都和蔼可亲,护法天王像也极具唐朝壮硕的特色。整个群雕风格宏伟而温和,极富情态,展现了唐朝佛教文化的盛景,标志着东都洛阳成为当时丝绸之路东方的起点的伟大文化巅峰和基地。其魅力让队员们久久回味,不能忘怀。

随后队员们越过伊河,来到东山景区。看经寺的二十余尊罗汉、峭壁上的千手千眼观音,都令大家赞叹不已。而古刹香山寺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墓——白园所透露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氛围,又与西汉小队的汉语言专业高度契合。队员们在白园里凭吊了白居易,感受了他万年在香山论道论文的情境,收获了与丝路佛教文化不一样的历史知识。之后,队员们便从龙门景区返回了住处。整个活动的时间达到了8个多小时。

在这忙碌的一天里,队员们表示感触很深。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它们所蕴含的盛唐气象和大国气质,千百年来都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和与世界之间的交流。龙门石窟作为洛阳的名片之一,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队员刘昭希表示,龙门石窟使她叹为观止:虽近千年的风化洗礼,石壁上雕刻的纹饰和颜色依稀可见,遥想当年这里该是多壮美的景象。而队员张楠则更受震撼,她表示,虽然没有佛教信仰,看过龙门石窟还是觉得感触很大,因为感受到美是无界的,历史是令人敬畏的,文化是有认同感的。


 

本篇作者:刘嘉凝

摄影:刘嘉凝 陈杨奕

 

上一条:脚步2017|寻访白马古刹 感受人文情怀
下一条:西安交通大学崇实书院2016-2017年度团学系统表彰大会圆满进行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崇实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