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院动态 >> 正文
先锋论坛:穹顶之下,一场与雾霾的私人恩怨
日期:2015-03-21

3月19日19:00,西安交大学生会主办的先锋论坛在C205举行。本次论坛以前央视知名主持人柴静制作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为中心展开。知名科幻小说作家,人文学院讲师王瑶,仲英书院辩论队队长王思成同学应邀出席。论坛吸引了大量同学参加,不少外国交流生也参与了本次讨论。

有同学认为,柴静的这部纪录片其宣传性大于科学性,其中的很多论据都带有主观倾向,因而缺乏公正性和严肃性。但是大多数同学表示,这部纪录片之所以引起了广泛反响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这才是其价值所在。嘉宾王瑶老师认为,这部纪录片虽然让环保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但是环保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她希望同学们能够带着一种思辨的精神去看待这部纪录片,多想一想它没有提到的问题还有哪些。

近几年来,政府部门的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治理污染。一名同学提到,在他的家乡,以前每年5,6月份都会集中焚烧秸秆,对于空气污染很严重。但是近年来,政府部门加强了监管力度,严禁随便焚烧秸秆,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观。一位来自宁夏的同学说,在他的家乡,土地沙漠化十分严重,扬尘很多,但是自从采用了格子田固沙法之后,沙漠化已得到了有效遏制。城市拉土车限行,西安的护城河定期打捞等等。

在《穹顶之下》中,柴静通过调查得出结论: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在于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开放能源市场,激发市场活力。一名同学则认为,目前中国能源行业的垄断现象是有它存在的理由的。因为当前中国民营资本无法支撑能源这样的重头行业,如果开放市场,外资涌入,那么中国石油的价格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被操控,就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来看,恐怕经不起这样的冲击。而且一些地区中的支柱产业譬如煤炭和钢铁,往往是一个地区民众赖以生存的产业,直接关系民众生计,再加上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在环境处理方面得不到政府的经济支持,管理自然困难。

当然,还有一部分同学表示,中国的经济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治理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考虑经济发展背后的固有污染和社会运转的条件,如果政府没有作为,那么当下的环境会更糟,所以不能说没有成效,而是我们的努力还不够。

环保和经济发展矛盾吗?一位来自山东的同学认为,当下中国存在很多工业依赖严重的小城市,这些城市可能会更愿意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回报,怀有一种“环境是大家的”自私心理。反观一些大城市,比如在北京,首钢为了支持奥运搬到了河北唐山。一位来自唐山的同学说,这样的平衡点很难找到,因为像唐山这样的小城市需要工业来支持发展,他们愿意承接。

还有同学表示,环保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对于小规模的民营企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负担,很多企业其实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政府能够调整方略,重疏导,轻封堵,给予民营企业一定的支持和补贴而不是关停他们,也许可以找到一条治理环境,改善生活,提升经济效益的平衡发展道路。

在纪录片中,柴静展示了一篇2004年《首都机场因雾造成航班延误》的新闻报道。很多媒体出于某些目的或处于某种指向下,报道失实或者含糊其辞甚至隐晦不报,造成消息阻滞,透明度下降。一位同学表示,媒体最重要的任务是传播,就《穹顶之下》而言,它引起公众关注便已经完成了使命。一位外国留学生认为,公众媒体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科普和预防内容,提升影响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答记者问时表示,要严格执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政府先行,民众支持应当紧随其后。

一名来自陕南汉中的同学说,之前汉中市只公开PM10的监测数据,没有PM2.5的数据。经过电话咨询和要求申请,目前汉中市已开始公布PM2.5的监测情况。首先我们要保护自己,保护他人。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尽到一位社会公民所应该尽到的责任。该同学的做法获得了全场赞许。

最后,王瑶老师对本次论坛做了简短的小结,她认为环境问题是一个涉及领域十分宽泛也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所有人的耐心和关注。同时她也希望,环境问题的解决能够逐步向平等靠拢,摆脱“大城市享受,小城市承受”的局面,同呼吸,共命运!

崇实书院 黄沛

上一条:学而讲坛:赶上好时候了?——中美投资条约谈判机遇、挑战与影响
下一条:学而讲坛:上海与内陆自贸区——开放促进改革的制度创新实践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崇实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