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团建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院团建 >> 社会实践 >> 正文
追溯延安精神,以脚步,以汗水,以求道者的心
日期:2020-08-01

7月14日,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关于延安精神的调查探究与传承的暑期三下乡9人实践小组踏上了探索延安精神的旅途。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完成了为期5天的理论学习和组内讨论阶段,他们将带着理论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对延安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南泥湾、延安革命纪念馆、鲁迅艺术学院、西北局等延安时期的红色旧址进行实地考察,用心灵去感受红色的文化精神,用脚步和汗水找到心中的疑惑的答案。

初遇延安·敬畏

实践小队在一个明朗的午后抵达延安,在前往旅店的路上小队成员纷纷将目光投向这座闻名已久的城市,昔闻其革命抗战峥嵘岁月,今见之已为红色圣地凭后人追忆。初遇延安,小队成员仿佛马上为这座城市所影响,路上守礼文明的司机,交谈中为城市所自豪的居民,倡导空盘不让剩菜的质朴饭馆,处处可见的点缀着城市的纪念碑,路标,以及公交车上劳模专座,这些让小队成员不由自主产生了敬畏,还未开始对红色景点的参考,小队成员们都对接下来的行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期待。

小队成员先是来到了枣园,曾经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一路上参观了行政办公室、作战室等中共中央的办事地点,还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等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的旧居,接着又参观了杨家岭革命旧址,走进了召开了中共七大的中央大礼堂。小队成员发现一路上的游客都是带着学习的态度在参观,各个展馆中许多展图下都有人驻足,小队成员也慢慢对延安当时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带着初遇时的那一分敬畏,小队成员在晚上总结报告中纷纷表达了对当天延安以及延安精神的认识,并对延安如今的面貌予以了高度评价。

再识延安·复杂

次日清晨,实践小队早早的坐上了驶往南泥湾的班车,前往那个被誉为陕北江南的著名红色景点。经过前期的理论学习,小队成员对三五九旅垦荒南泥湾的故事都充满了向往,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当时被红军一锄一镰开发出来的南泥湾如今是何模样,然而不巧的是,南泥湾正处于开发时期,部分展览馆正在修建,小队成员只能先参观临时展馆,从历史图片中一览大开发过程的艰辛与收获。党在遇到生产经济的困难的时候,正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光大的时候,像展图中那样的奋斗的人有千千万万个,像展图中那样奋斗的日子也有成百上千个,南泥湾才能有如今稻田成片,绿树成荫的面貌。

结束参观后,小组成员与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了解到现在南泥湾景区的开发计划,开发商勾勒出了一片大好的蓝图,但是小队成员敏锐地发现南泥湾的开发带上了浓厚的商业气息。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并不罕见,但是南泥湾在开发过程却是犯了一些本末倒置的错误。

南泥湾作为陕北乡镇,有许多的窑洞依山而建,许多当地的居民就住在其中,南泥湾在开发过程中占用民居让当地居民与开发商产生了一些摩擦:赔款与换购政策无法妥善安置所有的民众,这点小队成员在之后与当地居民交谈以及网上搜集相关信息中得到了证实。

F459

曾今的南泥湾在党困难的时候,所有军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创造了一个在逆境中开创未来的浪漫史诗,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其成为了党的后续工作重要指导精神;如今的南泥湾的开发依旧如火如荼,但是却失去了为集体,为未来而奋斗的浪漫主义情怀,利益占据了高地,小队成员在晚上的讨论中表现的有些颓丧,昨天的热情被浇上了一瓢冷水,大家更加理性的认识如今的延安以及延安精神。

在最后的讨论中,小队成员一扫阴霾,不仅表达了对当时延安的高度赞同与向往,还形成了对如今自我的更高要求:心怀社会,心怀集体,为了同一个中国梦而奋斗,这不仅仅是传承延安精神的要求,也是传承所有红色精神的要求。

1172F



上一条:万众瞩目清凉山——学习党的新闻发展史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崇实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扫描二维码